吾闻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石梁远挂藤萝上。飞流直下天际来,散作哀湍众山响。
烛龙衔日海风飘,犹是天鸡夜半潮。积雨自悬华顶月,明霞长建赤城标。
我向金华问客程,兰溪溪水百尺清。金光瑶草不可拾,梦中忽遇皇初平。
手携绿玉杖,引我天台行。天台山深断行路,乱石如羊纷可数。
忽作哀猿四面啼,青林绿筱那相顾。我欲吹箫驾孔鸾,璿台十二碧云端。
入林未愁苔径滑,到面但觉松风寒。松门之西转清旷。
桂树苍苍石坛上。云鬟玉洞展双扉,二女明妆俨相向。
粲然启玉齿,对客前致词。昨朝东风来,吹我芳树枝。
山桃花红亦已落,问君采药来何迟。曲房置酒张高宴,芝草胡麻迭相劝。
不记仙源路易迷,樽前只道长相见。觉来霜月满城楼,恍忽天台自昔游。
仍怜独客东南去,不似双溪西北流。
金华道上梦游天台歌。清代。朱彝尊。 吾闻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石梁远挂藤萝上。飞流直下天际来,散作哀湍众山响。烛龙衔日海风飘,犹是天鸡夜半潮。积雨自悬华顶月,明霞长建赤城标。我向金华问客程,兰溪溪水百尺清。金光瑶草不可拾,梦中忽遇皇初平。手携绿玉杖,引我天台行。天台山深断行路,乱石如羊纷可数。忽作哀猿四面啼,青林绿筱那相顾。我欲吹箫驾孔鸾,璿台十二碧云端。入林未愁苔径滑,到面但觉松风寒。松门之西转清旷。桂树苍苍石坛上。云鬟玉洞展双扉,二女明妆俨相向。粲然启玉齿,对客前致词。昨朝东风来,吹我芳树枝。山桃花红亦已落,问君采药来何迟。曲房置酒张高宴,芝草胡麻迭相劝。不记仙源路易迷,樽前只道长相见。觉来霜月满城楼,恍忽天台自昔游。仍怜独客东南去,不似双溪西北流。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诗一首。宋代。方翥。 江出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嘘。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忆,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
菩萨蛮·金铺半掩银瞻满。宋代。蔡伸。 金铺半掩银瞻满。个人应恨归来晚。轧轧橹声迟。那知心已飞。迎门一笑粲。娇困横波慢。偎倚绿窗前。今宵人月圆。
徐惟得冲漠斋又题八绝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应麟。 石洞苍茫闭水帘,碧窗云冷玉龙潜。不妨行雨邀巫峡,犹记为霖出傅岩。
绝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陗。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往来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峤。凤饥肯向鸡求餐,玉洁不与蝇同调。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人间对面九疑峰,未许冲风鼓无窍。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清代。徐宗干。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