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tí,dī ]

读音:tí,dī

拼音:ti,di

简繁:提

五笔:RJGH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RJGH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QAMO

结构:左右

郑码:DKAI

四角:56081

区位:4465

统一码:63D0

异体字:椸

英汉互译:hold in hand,lift in hand

笔顺: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5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72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提姓主要源自:姬姓、姒姓。

提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提氏,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本书考证,《姓氏寻源》的记载有误,其实提弥明并非晋国大夫,而仅是晋国大夫赵盾的车右,又称骖乘。骖乘,即古代陪主公乘车的人。按周礼规定,古时乘车,尊者(主公)坐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坐在右陪着尊者,称车右或骖乘,一般由武士充任,主要负责主公的警卫工作,如刘邦的侍卫将军樊哙,其职务就是骖乘。

提弥明去世后,其后裔念其忠义,便将全族人等的姓氏均改为“提”,称提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的姓氏读音作dī(ㄉㄧ)。姬姓提氏族人皆尊奉提弥明为得姓始祖。

提姓起源二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班固则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鞮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本书认为,“挛提氏”原非匈奴姓氏,应为部族名称,后来学汉制,以部族名称为氏。自冒顿单于开始,匈奴的单于一般都是由挛鞮氏担任的,近似于汉王朝的世袭制,不过其不一定是父死子继,经常是兄终弟及。挛提氏一族在匈奴最为贵重,其次是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大贵姓,常与单于婚姻,例如在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实施后,王昭君一个女儿就叫须卜居次云。

在匈奴族被汉武帝击溃后,挛鞮氏族人有逐渐融合于汉族中者,有人以原部族名称的汉字谐音汉化为鞮氏者,后改为提氏者;有以王族身份汉化为王氏、单于氏者;亦有被汉朝帝王赐姓为刘氏者。该支提氏的正确读音仍读作dī(ㄉㄧ)。该支提氏皆尊奉冒顿单于为得姓始祖。

提姓起源三

源于姒姓,出自汉朝时期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氏。到了汉朝时期,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到了公元192年(一说为公元137年),东汉朝象林邑(象林县,一称林邑)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政府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安南国(今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朝的黎圣宗率军亲征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了占城国王区茶全,设置了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

明朝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农历7月,安南国再次攻破占城国的都城,立其国人提婆苔为占城国王,使占城国成为越南的属国。但占城国故王之弟区古来不服,派使臣向明朝政府奏称提婆苔为伪王,请求明王朝依正统体制进行干涉。明王朝对占城国王位的继承问题很重视,明宪宗朱见濬(朱见深)与大臣专门就提婆苔是否为伪王,区古来是否是正统继承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诏令抚谕提婆苔,使纳原降国王印,宥其受伪封之罪,仍为头目。但提婆苔拒不受命,明宪宗遂派大臣给事中李孟旸、行人叶应册封区古来为国王。李孟旸奏说:“占城国险远,安南的军队还在其国内,提婆苔又已经窃据其地,稍或不慎,反损我大明国威。宜令来使传谕区古来,先让他在广东受封,并敕安南悔祸。”明宪宗觉得有理,遂从之。因此,区古来自老挝挈家赴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李孟旸对其竣封后,返回北京。之后,区古来又躬诣阙廷,奏安南国之罪。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王朝总督宋旻建议传檄安南存亡继绝,迎古来返占城国,明宪宗遂命南京右都御史屠滽至广东,即传檄与安南国,宣示祸福。同时征募健卒二千人,驾海舟二十艘,护送区古来还国。安南国因为不敢与明王朝直接对抗,当屠滽大臣奉特遣来占城国时,因不敢反对,区古来乃得入城,恢复其国王地位。

此后,提婆苔只得下台,但毕竟当过了三年国王。其子孙后代已无法在占城国立足,因而纷纷北迁,亦有迁徙入中国者,乃以其名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读音亦作读dī(ㄉㄧ)。

提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朱提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朱提,读音作sū shí(ㄙㄨ ㄕˊ),汉朝时期犍为郡下辖一县名,以境内有朱提山为名。而朱提山则远在西汉以前就有了名称。西汉武帝刘彻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立朱提县,该县以拥有银矿、金矿,并盛产官制白银、黄金著称。其在史籍《前汉·食货志》中有记载:“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注:朱提县属犍为,出善银。北方人名曰提。”在史籍《汉志》中颜注引苏林曰:“提音时,北方名匕曰匙。”汉史或作“朱,从木。在文物《爨龙颜碑阴》中作“朱缇”。在典籍《水经注·若水》中记载:“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朱提”原本是当地土著民族语言之译音,原先并没有定字。汉武帝置县后,以“朱提”相称,东汉、蜀、晋因之。这在史籍《御览》卷七九一引《永昌郡传》称曰:“朱提郡在犍为南千八百里,治朱提县,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按朱提县故治谓“川中纵广五、六十里”,即今云南省昭通市坝子。昭通一带出土汉代朱提、堂狼洗甚多,可证。

在三国、两晋时期,朱提县在冶金技术上还有一项伟大创举,那就是白铜的制造。白铜是铜镍合金,而“镍”这种金属元素在欧洲要到公元十八世纪才提炼成功,而我国远在公元三世纪时即已经提炼出高纯度的镍金属,其产地即在盛产银铜的朱提。镍的首次炼成及白铜的合成,是朱提县劳动人民的卓越贡献,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高度冶金技术成就。到了三国时期,犍为属国升为朱提郡,在政治上脱离了犍为郡,成为一个独立的郡。一直到唐朝时期改隶曲州,之后又分为今云南昭通、鲁甸两县,朱提建制不再,但朱提山之名仍在,曾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

在朱提郡、朱提县、朱提山一带的原住民中,多有以地名“朱提”为姓氏者,称朱提氏,后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严诏禁胡姓时期分改为单姓朱氏、提氏,后由于朱氏无赐不得用,多归于提氏,但该支提氏的正确读音作shí(ㄕˊ)。

提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零二十五位,以西河、河东、占城为郡望。

今河南之商丘、安徽之亳州、江苏省的徐州市、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山东省的烟台市、菏泽市定陶区田集乡、枣庄市台儿庄区,河北省的廊坊市北旺乡、泊头市双狮赵乡、沧州市河间县、定州市杨家庄乡,河北省的唐山市遵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镇南关市,云南省的昭通市,台湾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广宁市、老街市、谅山市、归仁市等地,均有提氏族人分布。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朱提郡:夏、商时期属梁州地。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超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置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唐兴县辖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西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占城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并注此音。《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姓源》云:“晋大夫提弥明之后。”《中国姓氏大全》亦注:“提弥明,原为晋国相赵盾的卫士,有功升为大夫,为提氏之祖。”清代有提桥,河间人,刑部侍郎。或音dī,姑兼收以备考。

二、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元有提索,明有提婆苔,清有刑部侍郎提桥。”(按:提弥明为春秋晋国上卿赵盾之“车右”,勇士。未识其为大夫。又,提弥,复姓,名明。其后或有改为单姓“提”者。)

三、

提姓分布:山东成武、安徽淮南、湖南湘谭、台湾桃园、河北三河、隆化、廊坊、沧州、青县、北京、辽宁新宾、抚顺、吉林长白、伊通、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提姓起源: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见《姓源》。

提姓名人:

提桥,明时河北河间人,天启进士,历官至刑部侍郎。

历史名人

提姓古代名人

提弥明晋国,(生卒年待考),大夫赵盾之车右。晋灵公荒淫无道,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感到很反感,派刺客鉏麑刺杀赵盾未遂后,决定亲自出马。于是晋灵公宴请赵盾,席间借故向大臣赵盾借其佩剑,准备伺机杀掉赵盾,不料被在堂下等候的提弥明阻挠。赵盾乘机逃走,而提弥明被埋伏的带甲武士包围,独自一人应战,终因寡不敌众,遍体是伤,力尽而死。

提索元朝,(生卒年待考),安南郡人(今越南归仁)。著名安南土司。据史籍《招捕总录·元·佚名》记载: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农历1月,云南罗匐甸官禾者阿禾必绍降归元朝军队。农历10月,云南省调蒙古爨僰诸军,征讨白衣和泥一百九寨,土官匍思叛溪七溪等投降,元政府得户四万。之后,元军又攻金齿落落、广甸、瑶甸,元军杀掠甚多。又攻斜乌蒙秃老蛮、高州筠连等州十九处。乌蒙阿谋归旧侵藤串县地。是月,与安南邻者七十城门、国主答公,遣其人名摩耳者来乞降,后又有提吕、提邦两部族来降。当时发生饥荒,云南行省发廪赈之。不久,提吕之子提达量,为提索所擒,云南行省给榜招提索,及使释放提达量,提索听命。

提桥明末清初,(生卒年待考),河北河间人。著名清朝大臣。明朝天启年间进士,进入清朝后,曾出任刑部侍郎。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朱提郡:夏、商时期属梁州地。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超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置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唐兴县辖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西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占城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并注此音。《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姓源》云:“晋大夫提弥明之后。”《中国姓氏大全》亦注:“提弥明,原为晋国相赵盾的卫士,有功升为大夫,为提氏之祖。”清代有提桥,河间人,刑部侍郎。或音dī,姑兼收以备考。

二、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元有提索,明有提婆苔,清有刑部侍郎提桥。”(按:提弥明为春秋晋国上卿赵盾之“车右”,勇士。未识其为大夫。又,提弥,复姓,名明。其后或有改为单姓“提”者。)

三、

提姓分布:山东成武、安徽淮南、湖南湘谭、台湾桃园、河北三河、隆化、廊坊、沧州、青县、北京、辽宁新宾、抚顺、吉林长白、伊通、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提姓起源: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见《姓源》。

提姓名人:

提桥,明时河北河间人,天启进士,历官至刑部侍郎。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并注此音。《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姓源》云:“晋大夫提弥明之后。”《中国姓氏大全》亦注:“提弥明,原为晋国相赵盾的卫士,有功升为大夫,为提氏之祖。”清代有提桥,河间人,刑部侍郎。或音dī,姑兼收以备考。

二、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元有提索,明有提婆苔,清有刑部侍郎提桥。”(按:提弥明为春秋晋国上卿赵盾之“车右”,勇士。未识其为大夫。又,提弥,复姓,名明。其后或有改为单姓“提”者。)

三、

提姓分布:山东成武、安徽淮南、湖南湘谭、台湾桃园、河北三河、隆化、廊坊、沧州、青县、北京、辽宁新宾、抚顺、吉林长白、伊通、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提姓起源: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见《姓源》。

提姓名人:

提桥,明时河北河间人,天启进士,历官至刑部侍郎。

堂号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朱提郡:夏、商时期属梁州地。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超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置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唐兴县辖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西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占城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并注此音。《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姓源》云:“晋大夫提弥明之后。”《中国姓氏大全》亦注:“提弥明,原为晋国相赵盾的卫士,有功升为大夫,为提氏之祖。”清代有提桥,河间人,刑部侍郎。或音dī,姑兼收以备考。

二、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元有提索,明有提婆苔,清有刑部侍郎提桥。”(按:提弥明为春秋晋国上卿赵盾之“车右”,勇士。未识其为大夫。又,提弥,复姓,名明。其后或有改为单姓“提”者。)

三、

提姓分布:山东成武、安徽淮南、湖南湘谭、台湾桃园、河北三河、隆化、廊坊、沧州、青县、北京、辽宁新宾、抚顺、吉林长白、伊通、江苏镇江等地均有此姓。

提姓起源: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见《姓源》。

提姓名人:

提桥,明时河北河间人,天启进士,历官至刑部侍郎。

[ 提 ]字的同音字 - [ t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