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pǔ ]

读音:pǔ

拼音:pu

简繁:普

五笔:UOGJ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UOGJ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TCA

结构:上下

郑码:UAKK

四角:80601

区位:3853

统一码:666E

异体字:暜,溥,替

英汉互译:universal,general,widespread

笔顺:点、撇、横、竖、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132018年2014年
2013年3312007年2006年311
1995年4741987年386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普姓是罕见姓氏(即总人口数在1.2万到12万的姓氏),当今分布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尚义、山东鱼台、平邑、湖北老河口、云南陇川、泸水、河口、邱北、石林、韩城等地。另外,河南周口、山西垣曲县也有普姓存在。汉、藏、彝、侗等民族有此姓。

普姓普姓起源一

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拓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把北魏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普乃氏,其后分衍有普屯氏、普周氏、普六茹氏等。在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后,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有省文汉化为单姓普氏者,亦有改为周氏者。

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后来北周、隋朝时期著名的的上柱国周摇(普乃·摇、车非·摇),就是北魏献文帝次兄拓跋·普乃的普乃氏后代,其后再次衍派了一支普氏,世代相传至今。

普姓普姓起源二

源于彝族,出自彝族普除普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在少数民族彝族中有普除普氏族,后取其首音的谐音“普”为汉字单姓,称普氏。据史籍《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先秦至两汉时期,彝族被称作“嶲”、“昆明”,处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状态,就是彝族的先民,如今仍聚居在马头山、底尼、阿戛米等地。据史学界一些专家的考察,认为彝族祖先有可能是洪水时代的古滇人,从易门甲浦菜子山、赵普寨子山两个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器、陶片来看,易门早就有古人类居住,这些土著古人与南迁的一部分氐羌族融合成为当地较早的彝族先民。水塘乡的普氏家族,祖籍在南京,迁至昆明数代后,又被外族驱至易门浦贝,最后又被逐到水塘乡一带。普氏家族有四兄弟分别占居了红木箐、上村、阿戛米、三棵树等山寨。新华浪巴铺的普氏族人在明朝时期入滇,先落籍定远,后分支庙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移居浪巴铺)。而凹里簸普氏族人则氏在清朝光绪年间从牟定秧田冲迁入。

自两汉以后,内地汉族人民因各种历史原因陆续迁入云南,部分辗转至易门,与当地的土著彝族先民来往密切,互相融合,世代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彝族同胞。

普姓普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族,出元朝时期蒙古族普鲁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⑴.蒙古族普鲁氏部落,元朝时期据驻毗沙普鲁地区(今新疆于田),毗沙在清朝时期称“于阗”,但非汉、唐时期的于阗(今新疆和田),普鲁地区以盛产昆山美玉和葡萄干。“普鲁”,汉义为“火山”之意,普鲁氏部落以为部落名称,其族人在明朝初期即以谐音汉字改为普氏、鲁氏、陆氏等。

⑵.元朝时期,江苏常州出了一位蒙古族状元叫普颜不花,列蒙古人、色目人进士榜,是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右榜状元。普颜不花虽是蒙古族人,但其家很早就落籍定居在江苏常州市下辖的古溧阳县杨庄乡沙涨村,他的祖父沙里的威是元朝溧阳路的“达鲁花赤”,并于元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在沙涨村置地建房,溧阳就此成为普颜不花的祖居地。后来,普颜不花在临终前的遗书中写道:“吾家居溧,已阅数世……”普颜不花逝世一年不到,元朝灭亡,其家乡的后裔子孙和族人皆改汉姓为普氏,成为今溧阳市普氏一族之祖。

(3)元朝成吉思汗之后,家谱从元朝忽必烈开始,祖姓“奇洛温”,后改为“普”,世居山西运城垣曲峪子村。

普姓普姓起源四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达普图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达普图氏,亦称大卜苏氏,世居黑龙江雅鲁河(今黑龙江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所Daput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达普图氏多冠汉姓为普氏、达氏、图氏等。

普姓普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赫舍里氏,亦称何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纥石列氏,以及金过时期女真族纥石烈部,以部为姓。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皆今辽宁锦县南塔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何氏,亦有普氏、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等。

⑵.满族嘉布塔喇氏,亦称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满语为Giyabutal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尼雅满山(今长白山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贾氏等。

⑶.满族普佳氏,满语为Pugiya Hala,世居杏山地区(今辽宁锦州)。后多冠汉姓为普氏、蒲氏等。

普姓普姓起源六

源于秦晋韩原之战,普氏族人原为晋国前锋将领。秦晋一次战役中,晋国战败,将军带领前锋将士举旗沿着黄河龙门大峡谷向上游撤离,高原途中遇一庙宇避难,寺院中仁慈方丈和尚提笔在“晋”国战旗上添了两点,巧妙地将“晋”国战旗挥毫变为“普”族旗帜,将领们才得以成功脱险和避难。从此,将领们以“普”为姓。黄河中游的龙门,镇上居住有“普”姓氏家族村落。普族村落1995年曾发现战国时期青铜古币“晋半斤”。

普姓普姓起源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首领拓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普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鲜卑族姓氏,在西晋末十六国时期就已经有普氏族人生息繁衍,著名的宋朝姓氏学大家王应麟就在《姓氏急就篇》中记载:“普氏,后汉十姓有之。”王应麟所指的“后汉”,并非是东汉王朝,而是指十六国中的汉赵国,即西晋末期匈奴北单于刘渊于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汉赵高祖元熙元年,公元304年)自称后汉王之后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其时,汉赵国中即有鲜卑族普氏族人生息繁衍,而且还是其国中著名的十大姓氏之一,源出当时鲜卑族索头部的首领拓跋·普根。拓跋·普根,公元?~316年待考,西晋末期鲜卑索头部首领、代王,他在公元305~316年开始统治索头部中部领土,至公元316年成功统治索头部全境,是后来南北朝时期北魏皇族的先祖之一。拓跋·普根的父亲就是著名的为拓跋·猗卢,拓跋·贺傉、拓跋·纥那皆为其兄弟。

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二年,公元305年),拓跋·猗卢在发动击败汉赵高祖刘渊之战后病逝,拓跋·普根继其位,统有索头部三部之一的中部。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汉赵烈宗帝刘聪建元二年,公元316年),当时的鲜卑索头部大首领即代王拓跋·猗卢(北魏桓帝)与西晋关系很好,曾出兵协助西晋王朝数次击败匈奴北单于刘渊于西河郡、上党郡。不久,拓跋·猗卢被与刘渊勾结密切的其子拓跋·六修所弑。拓跋·普根闻讯后,迅速率索头部回军,杀了拓跋·六修平乱,因而继代王位,并受晋愍帝赐封承袭大单于位,金印紫绶。可惜,拓跋·普根仅数月后即去世了。其部被强大一时的汉赵烈宗帝刘聪乘机击败,御下的鲜卑索头部一度至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四年(汉赵末帝刘曜光初十二年,公元329年)归附汉赵国政权,子孙后裔以先王名字为姓氏,即称普氏,是汉赵国贵族进行领土扩张的主力之一,因此与汉赵国中的贵族刘氏、以及匈奴屠各五部诸姓氏共称十大著姓之一。到了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北朝纪年正式开始,北魏道武帝将先祖之一的拓跋·普根追谥为“文平皇帝”。

该支鲜卑族普氏早于后世北魏王朝时期出现的普氏足有一个多世纪,同宗但不同源。

普姓普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藏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普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普氏,世代相传至今。

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三十六位,多以河南、太原、溧阳、通海为郡望。

普姓河南统计

河南省沈丘、平舆、鹿邑三县及新乡市普姓达数万人以上,其中沈丘普姓绵延数村镇,或为近万。

平舆普姓共有一个普庄(1000多人),多个分布普姓的街道和村寨。据老人们的说法及人口调查研究,大概清代乾隆末期至嘉庆初年,普家先人携数子孙自今周口市沈丘县南下,经项城,折汝南府,安定在今平舆县,至今传家九代(有“文”字等辈),数个地点共分布一千多人。其中一支普姓有代表人物在县委县政府任职,亦有其胞弟中国农业大学普书贞教授等。

沈丘普姓建有祖庙,尝有祭祖大典活动,多有平舆普姓寻根问祖。沈丘普姓人口众多,繁衍鼎盛,历史久远,已不可寻。据其中一支普姓介绍,清末民初自安徽迁入部分,其他族亲亦不可查。沈丘普姓概数千之众,为中原以降之最,与云南彝族普氏南北遥望,至亲感应。

鹿邑县,为河南省直属,亦有普姓近4000人。

新乡市有普姓村落,有普家人证实,概400多人,存清代祖碑数方。

以上为河南普姓大部统计,概有15000人左右。

普姓湖北统计

湖北应城市长江埠有两个普姓村庄,有大普村和贾普村,有普姓人口一千人以上,这个基本上是湖北普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并有代表人物在世界名人榜。

普姓广东统计

潮汕在潮州湘桥区有数户普姓。

今北京市,天津市的武清县,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尚义县,山东省的济宁市鱼台县、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湖北省的武汉市、老河口市、应城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昭通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泸水市、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路南县、临沧市镇康县、弥勒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禄丰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建水县、河口县、邱北县、石屏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广东省的潮州市湘桥区,贵州省的遵义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溧阳市,河南省的郑州市、新乡市、兰考市、驻马店市新蔡县、周口市鹿邑县、沈丘县,陕西省的韩城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甘肃省的山丹县,福建省的福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台湾省的新竹县等地,均有普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通海郡:即古昆州、今云南省玉溪市。两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两郡。三国蜀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兴古三郡。西晋时期分属晋宁、建宁、梁水、兴古四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朝初期分属黎、沟两州。唐朝南诏时期分属拓东节度、通海都督、银生节度。宋朝大理国时期,分为三十七部及鄯阐府、银生节度地。元朝时期设云南行省,分属澄江路、临安路、元江路、中庆路。明朝时期,澄江路改澄江府,通海、华宁、峨山属临安府,新设新平县隶临安府,易门属云南府,沅江设沅江军民府。清朝时期,新平属元江直隶州,其余沿明制。民国初期废府、州设道,属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后撤道,县直属省;随后又在省、县之间设行政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月1日成立滇中专员公署,3月改称玉溪专员公署,专署驻玉溪县,下辖玉溪、昆阳、晋宁、呈贡、澄江、江川、华宁、通海、河西、峨山、新平、易门等十二县。1951年5月12日峨山县改设峨山县彝族自治区,玉溪专区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区。1954年原属蒙自专区的沅江县划入玉溪专区,辖十二县、一个自治区。1956年通海、河西两县合并改称杞麓县,峨山县彝族自治区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县,江川县迁驻大街(宁海)。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县。1958年撤销昆阳县,并入晋宁县,晋宁县迁驻原昆阳县城,辖十县、一个自治县。1960年将晋宁县划归昆明市领导,撤销江川县,并入玉溪县;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杞麓县改名为通海县,辖七县、一个自治县。1962年恢复江川县,辖八县、一个自治县。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地区驻玉溪县,辖玉溪、澄江、华宁、江川、通海、沅江、新平、易门等八县及峨山彝族自治县。1979年新平县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沅江县改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六县、三个自治县。1984年,全地区辖一市八县,共设十个镇、七十七个区、六百二十七个乡。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玉溪撤地设市(国函[1997]108号),1998年6月28日,地级玉溪市正式成立。

溧阳堂:以望立堂。

通海堂:以望立堂,亦称昆州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邱北、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彝、侗、傈僳、拉祜、景颇、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注云:“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亦云:“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今陕西西安府有普氏。”此当出自鲜卑族之拓跋氏。

2、彝族之普姓,源於“普除普”,本氏族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普”而为单姓;又,“普除普”乃彝语“布氏族”之音译,或取其汉意“布”,谐以汉姓“普”而为单姓。元代有普德;又有普恩,云南师宗州土官,武德将军;明代有普理;又有普泰,陕西人。

二、

普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云南多此姓。

普姓起源:

1、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2、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

3、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今彝族仍多此姓。

4、拉祜族黑苦聪人哈那氏,汉姓为普。

5、哈尼族责别氏,汉姓为普。

6、蒙古族姓。

普姓名人:

普几,北魏时交州刺史,交阯侯,亦作周几。普贵,宋时贵州土人,开宝中纳土归顺,赐王爵以镇一方。

郡望:河南。

历史名人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通海郡:即古昆州、今云南省玉溪市。两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两郡。三国蜀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兴古三郡。西晋时期分属晋宁、建宁、梁水、兴古四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朝初期分属黎、沟两州。唐朝南诏时期分属拓东节度、通海都督、银生节度。宋朝大理国时期,分为三十七部及鄯阐府、银生节度地。元朝时期设云南行省,分属澄江路、临安路、元江路、中庆路。明朝时期,澄江路改澄江府,通海、华宁、峨山属临安府,新设新平县隶临安府,易门属云南府,沅江设沅江军民府。清朝时期,新平属元江直隶州,其余沿明制。民国初期废府、州设道,属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后撤道,县直属省;随后又在省、县之间设行政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月1日成立滇中专员公署,3月改称玉溪专员公署,专署驻玉溪县,下辖玉溪、昆阳、晋宁、呈贡、澄江、江川、华宁、通海、河西、峨山、新平、易门等十二县。1951年5月12日峨山县改设峨山县彝族自治区,玉溪专区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区。1954年原属蒙自专区的沅江县划入玉溪专区,辖十二县、一个自治区。1956年通海、河西两县合并改称杞麓县,峨山县彝族自治区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县,江川县迁驻大街(宁海)。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县。1958年撤销昆阳县,并入晋宁县,晋宁县迁驻原昆阳县城,辖十县、一个自治县。1960年将晋宁县划归昆明市领导,撤销江川县,并入玉溪县;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杞麓县改名为通海县,辖七县、一个自治县。1962年恢复江川县,辖八县、一个自治县。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地区驻玉溪县,辖玉溪、澄江、华宁、江川、通海、沅江、新平、易门等八县及峨山彝族自治县。1979年新平县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沅江县改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六县、三个自治县。1984年,全地区辖一市八县,共设十个镇、七十七个区、六百二十七个乡。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玉溪撤地设市(国函[1997]108号),1998年6月28日,地级玉溪市正式成立。

溧阳堂:以望立堂。

通海堂:以望立堂,亦称昆州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邱北、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彝、侗、傈僳、拉祜、景颇、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注云:“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亦云:“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今陕西西安府有普氏。”此当出自鲜卑族之拓跋氏。

2、彝族之普姓,源於“普除普”,本氏族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普”而为单姓;又,“普除普”乃彝语“布氏族”之音译,或取其汉意“布”,谐以汉姓“普”而为单姓。元代有普德;又有普恩,云南师宗州土官,武德将军;明代有普理;又有普泰,陕西人。

二、

普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云南多此姓。

普姓起源:

1、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2、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

3、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今彝族仍多此姓。

4、拉祜族黑苦聪人哈那氏,汉姓为普。

5、哈尼族责别氏,汉姓为普。

6、蒙古族姓。

普姓名人:

普几,北魏时交州刺史,交阯侯,亦作周几。普贵,宋时贵州土人,开宝中纳土归顺,赐王爵以镇一方。

郡望:河南。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邱北、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彝、侗、傈僳、拉祜、景颇、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注云:“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亦云:“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今陕西西安府有普氏。”此当出自鲜卑族之拓跋氏。

2、彝族之普姓,源於“普除普”,本氏族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普”而为单姓;又,“普除普”乃彝语“布氏族”之音译,或取其汉意“布”,谐以汉姓“普”而为单姓。元代有普德;又有普恩,云南师宗州土官,武德将军;明代有普理;又有普泰,陕西人。

二、

普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云南多此姓。

普姓起源:

1、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2、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

3、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今彝族仍多此姓。

4、拉祜族黑苦聪人哈那氏,汉姓为普。

5、哈尼族责别氏,汉姓为普。

6、蒙古族姓。

普姓名人:

普几,北魏时交州刺史,交阯侯,亦作周几。普贵,宋时贵州土人,开宝中纳土归顺,赐王爵以镇一方。

郡望:河南。

堂号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通海郡:即古昆州、今云南省玉溪市。两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两郡。三国蜀汉时期分属益州、牂牁、兴古三郡。西晋时期分属晋宁、建宁、梁水、兴古四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朝初期分属黎、沟两州。唐朝南诏时期分属拓东节度、通海都督、银生节度。宋朝大理国时期,分为三十七部及鄯阐府、银生节度地。元朝时期设云南行省,分属澄江路、临安路、元江路、中庆路。明朝时期,澄江路改澄江府,通海、华宁、峨山属临安府,新设新平县隶临安府,易门属云南府,沅江设沅江军民府。清朝时期,新平属元江直隶州,其余沿明制。民国初期废府、州设道,属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后撤道,县直属省;随后又在省、县之间设行政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月1日成立滇中专员公署,3月改称玉溪专员公署,专署驻玉溪县,下辖玉溪、昆阳、晋宁、呈贡、澄江、江川、华宁、通海、河西、峨山、新平、易门等十二县。1951年5月12日峨山县改设峨山县彝族自治区,玉溪专区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区。1954年原属蒙自专区的沅江县划入玉溪专区,辖十二县、一个自治区。1956年通海、河西两县合并改称杞麓县,峨山县彝族自治区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县,江川县迁驻大街(宁海)。辖十一县、一个自治县。1958年撤销昆阳县,并入晋宁县,晋宁县迁驻原昆阳县城,辖十县、一个自治县。1960年将晋宁县划归昆明市领导,撤销江川县,并入玉溪县;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杞麓县改名为通海县,辖七县、一个自治县。1962年恢复江川县,辖八县、一个自治县。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地区驻玉溪县,辖玉溪、澄江、华宁、江川、通海、沅江、新平、易门等八县及峨山彝族自治县。1979年新平县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沅江县改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六县、三个自治县。1984年,全地区辖一市八县,共设十个镇、七十七个区、六百二十七个乡。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玉溪撤地设市(国函[1997]108号),1998年6月28日,地级玉溪市正式成立。

溧阳堂:以望立堂。

通海堂:以望立堂,亦称昆州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平邑,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邱北、路南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彝、侗、傈僳、拉祜、景颇、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大姓》注云:“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亦云:“后魏十姓,献帝次兄为普氏。今陕西西安府有普氏。”此当出自鲜卑族之拓跋氏。

2、彝族之普姓,源於“普除普”,本氏族名,遂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普”而为单姓;又,“普除普”乃彝语“布氏族”之音译,或取其汉意“布”,谐以汉姓“普”而为单姓。元代有普德;又有普恩,云南师宗州土官,武德将军;明代有普理;又有普泰,陕西人。

二、

普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云南多此姓。

普姓起源:

1、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2、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

3、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今彝族仍多此姓。

4、拉祜族黑苦聪人哈那氏,汉姓为普。

5、哈尼族责别氏,汉姓为普。

6、蒙古族姓。

普姓名人:

普几,北魏时交州刺史,交阯侯,亦作周几。普贵,宋时贵州土人,开宝中纳土归顺,赐王爵以镇一方。

郡望: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