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jiē ]

读音:jiē

拼音:jie

简繁:接

五笔:RUVG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RUVG

笔画:11画

吉凶:暂无

仓颉:QYTV

结构:左右

郑码:DSZM

四角:50044

区位:2951

统一码:63A5

异体字:扱,擑,椄,翣,?

英汉互译:receive,continue,catch,connect

笔顺:横、竖钩、提、点、横、点、撇、横、撇点、撇、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1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接姓主要源自:姜姓、芈姓。

接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接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在典籍《康熙字典》中也记载:“接,姓。: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接子的具体情况史载不详,约为田齐宣王田辟疆执政时期之人,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国在“田代姜齐”之后,第三位君主田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曾创建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广泛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齐国因此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到了其孙齐宣王田辟疆执政后(公元前320~前302年),稷下学宫的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接子,实名姜接,就是齐国稷下学宫里的一位大学者,与宋衍、尹文、田骈、环渊等人皆以精通黄老道德之术闻名当时。“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在接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接氏,世代相传。

至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朝堂之下有一位臣子名叫接昕,就是接子的后代。接昕以学识渊博著称,亦被人称为“接子”。传说,大汉王朝从刘彻起才正式使用皇帝年号,那就是由接昕的奏议引出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元年”,从此,历朝历代帝王国君皆使用自己的年号。

接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国狂人接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楚狂接舆,是春秋晚楚国的隐士,名陆通,芈姓,字接舆,本是楚国公族贵胄的后裔。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中有一大批知识阶层的人,被称作“士”。士,进以可出将入相,为王者师;退可以独善其身,隐居自适。当然大多数稍有学问的士阶层的人,都希望在仁途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求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士阶层中有一批政治集团人物,他们一般不会去应君主之聘,更不会主动投告而为其效力,世上称之为“隐士”。陆通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陆通从小喜欢读书,潜心研究各家学说。他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成人后好养生之道,经常在四方云游名山川。陆通所处时代为楚昭王熊壬(芈轸)执政时期(公元前515~前488年),楚昭王所主持的楚国政治一片混乱,朝旨夕易、政令无常,并时常与吴国接战。所以陆通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

在典籍《论语·微子》中,也记载了孔子与陆通相遇,陆通以《凤兮歌》讽刺孔子的故事:一次,孔子游说来到楚国。陆通唱着歌从驿站门前经过。陆通以《凤兮歌》讽刺孔子,孔子听后,立即下车想与陆通交谈,谁知陆通很快就躲避起来,孔子终究没有能与他交谈。这在典籍《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的记载。陆通因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极端不满,遂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而楚昭王后来听说陆通是圣贤之士,便派使者持金百镒(一镒合二十两),车马二驷,聘请陆通为官治理江南。陆通拒绝了楚王的聘请,使者无奈,只得将礼物弃之在第(陆通家的草庐门口),如实回去报告楚昭王。陆通的妻子从集市回到草庐后,见门扉前面的草地上遍布车辙,以为人品高尚一向狂傲的丈夫竟也交结不长进的楚昭王。所以,就用讥讽的语气对刚从田野中归来的陆通说:“先生少而为义,岂老而违之哉!门外车迹何深也。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其乐自足矣!”见丈夫否认地摇着头,她又指着门前的草地讥刺道:“怎么门口的车辙这么多、这么深啊?”陆通见妻子误会大了,急忙解释,将楚昭王如何派使者相聘,自己如何鄙视不睬,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夫妻间的误会才顿然消除。陆通的妻子随后便笑着说:“这楚昭王既然已经知道我们夫妻居住在这进而,肯定还会派人来烦闹,我们以后不得清静了,不如赶快离开这里。”于是,夫妻二人即变姓易名,带着家眷离开居地,游遍名山胜地,最后隐居在四川峨嵋山,食桂栌实(甘栌),服黄菁子(韭菜)。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终成仙。历代高道者多是隐居自适,养性山林,淡泊人生,由此陆通夫妇遂成了道教崇拜的偶像,而被奉为道教神团中的大仙。后道教神团中有所谓“天府四相”,其中的“天机内相”就是陆通,传说陆通寿数百年,最后被太上老君度升仙班。唐朝诗仙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有名句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诗确实是有对孔子的嘲讽意味在里面。

在陆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接舆氏、陆氏,接舆氏后再分衍为单姓接氏、舆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接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九十位,以夷陵为郡望。

今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辽宁省锦州市、朝阳市北票市、辽阳市、大连市、大石桥市、丹东市、抚顺市、本溪市、锦西市,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莱阳市、蓬莱市、日照市莒县、威海市、泰安市肥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鹤岗市、绥化市绥棱县、黑河市北安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白山市,江苏省徐州市、淮安市洪泽县、无锡市、苏州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市、宁波市、嘉兴市,天津市,福建省厦门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接氏族人分布。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峡州堂、枝江堂。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二、xiá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字汇》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

三、

接姓分布:广西都安、浙江普陀、山东沂水、莒县、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宜兰、黑龙江穆棱、江苏建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接姓起源:

1、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

2、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

接姓名人:

接武,明时莒州人,正德中举人任知县。

郡望:冯翊。

变化:或作〔擑〕、见《集韵》。

历史名人

郡望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峡州堂、枝江堂。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二、xiá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字汇》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

三、

接姓分布:广西都安、浙江普陀、山东沂水、莒县、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宜兰、黑龙江穆棱、江苏建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接姓起源:

1、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

2、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

接姓名人:

接武,明时莒州人,正德中举人任知县。

郡望:冯翊。

变化:或作〔擑〕、见《集韵》。

姓氏源流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二、xiá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字汇》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

三、

接姓分布:广西都安、浙江普陀、山东沂水、莒县、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宜兰、黑龙江穆棱、江苏建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接姓起源:

1、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

2、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

接姓名人:

接武,明时莒州人,正德中举人任知县。

郡望:冯翊。

变化:或作〔擑〕、见《集韵》。

堂号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峡州堂、枝江堂。

一、ji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则云:“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姑抄录以备考。

2、郑樵则云:“《三辅决录》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姓氏考略》则云:“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王应麟谓‘即《汉书·艺文志》之捷子’。”元代有接待奴;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二、xián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字汇》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

三、

接姓分布:广西都安、浙江普陀、山东沂水、莒县、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宜兰、黑龙江穆棱、江苏建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接姓起源:

1、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

2、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

接姓名人:

接武,明时莒州人,正德中举人任知县。

郡望:冯翊。

变化:或作〔擑〕、见《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