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hóng ]

读音:hóng

拼音:hong

简繁:洪

五笔:IAWY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IAWY

笔画:9画

吉凶:吉

仓颉:ETC

结构:左右

郑码:VEO

四角:34181

区位:2673

统一码:6D2A

异体字:潂,?,?,?,谼,㓋

英汉互译:vast,immense,flood,deluge

笔顺:点、点、提、横、竖、竖、横、撇、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92018年2014年106
2013年972007年2006年99
1995年881987年1071982年67
明朝96元朝72宋朝75
北宋184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洪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

洪姓起源一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洪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洪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

①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姓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今山西长冶、洪洞一带),候爵,因称杨肸,史称杨候,建有杨侯国。因杨候将都城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其为洪洞国。

在杨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都名称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②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公子寤生,而偏爱二儿子姬叔段,因此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潇洒,但郑武公并未同意改立太子。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逝世,姬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零丁随从逃奔于共邑小城(今河南辉县),再也没本钱与哥哥争天下了。郑庄公放过了这个反叛的弟弟,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京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来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③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庆父,本名为姬共仲,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弟,他时常与王妃哀姜私通,哀姜氏齐桓公的女儿,依仗父亲势力,私下要立庆父为君。

在庆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共仲氏,在庆父被杀之后,为避杀伐,多改“共”为“洪”称单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姓起源四

源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初期,姬姓族人有被封于共(今河南辉县),为伯爵,称共伯,建有共国。

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亡国之后,共国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加“水“字偏旁成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姓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洪赞,亦称鸿赞,就是秦朝时期的典客,汉朝时期的行令,在汉武帝时期改为鸿胪寺官吏。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改设其为洪赞,为鸿胪寺官署吏员。鸿胪寺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鸿胪寺卿,副长官为鸿胪寺少卿。洪赞专职负责掌管传宣赞礼,到唐朝时期按通义字改称鸿赞。后历朝历代鸿胪寺皆设此官,直到后来的明朝时期,改为礼部侍郎。

在洪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姓起源六

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洪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

⑵.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

⑶.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洪姓起源八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据文献《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赡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Al-Sayyid Shams al-Din’Umar),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千骑迎降,后随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随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财政官员,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赡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的谐音汉字“洪”为汉姓,世代相传至今。洪巴丹是赡思丁的第几世孙,还有待进一步详细考证,其在山东临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称作洪官营(现归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管辖)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有记刻古碑为证。该寺已被列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规模和建筑十分壮观。

洪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yi Hala,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

⑵.满族洪鄂氏,满语为Honge Hala,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⑶.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⑷.满族洪佳氏,满语为H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

⑸.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

⑹.满族洪达哩氏,满语为Hongdari Hala,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⑺.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满语为Hongecun Hala,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

⑻.满族洪果奇氏,满语为Honggoci Hala,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洪姓起源十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洪氏,源出裕固族克孜勒氏,在明朝初期迎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多改汉字单姓为洪氏。

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个支派:

⑴.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⑵.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왕건,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⑶.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⑷.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

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洪姓起源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四十六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

洪姓

历史上洪姓的分布与迁徙

洪姓形成后,主要活动地区在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等地,人口发展迅速,这与东南地区的原山越族洪姓人群的汉化有关。

宋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五位。洪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这四省洪姓大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全国形成了以赣、浙、苏、闽为中心的洪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8%,排在第九十六位。明朝时期,浙江为洪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洪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湖北,这三省的洪姓又集中了20%。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洪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全国的洪姓中心仍在浙、苏、闽地区。

当代洪姓人口分布与图谱

当代洪姓的人口200余万,为全国第九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洪姓人口由17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多,洪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洪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广东为洪姓第一大省,约占洪姓总人为14%。全国形成了沿长江口、南抵海南的一片高比率洪姓分布区域。在600年间,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区别不大,由东南部继续向西、向南移民。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99)表明:在浙沪赣、苏皖大部、鄂湘东段、闽台琼、

广东大部、广西南段、云南东部、重庆中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中部、内蒙古东北,洪姓一般占洪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这一区域覆盖面积大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73%的洪姓人群。在苏皖北部、鲁部、广东西部、川渝黔大部、云南西部、陕西南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1%--0.22%之间,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1%的洪姓人群。

洪姓分布

洪姓名人还有:北宋诗人黄廷坚的妹妹嫁给洪家生第四子,长子洪朋随黄廷坚学诗法,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的诗文都不错,被誉为“四洪”。洪普后裔、宋朝洪皓与金人谈判,被扣留10年,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都有成就,洪迈担任龙图阁学士,著有历代政治家所钟爱的《容斋随笔》宋代重臣洪咨夔、学者洪兴祖,明朝万历进士、崇祯时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清朝文学家洪亮吉,戏曲家洪升,出任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大使的洪钧,当代将军洪学智,党政要员洪虎、洪兰友、洪陆东、洪绂(音伏)曾、洪峰,等。洪姓郡望:敦煌郡(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宣城郡(今安徽省东南部)、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

洪姓堂号:双忠堂(宋朝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皓坚决不屈服。被扣15年,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他坚决拒绝,因此被金人扣留。他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洪姓适用楹联:文章高天下;姓字列榜头(明朝左都御史洪英,永乐中会试第一)。宗山拱秀隆伟业;星斗长明映画堂(台湾南头县洪姓家庙联)。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藉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地学也恢弘敦煌之遗风(洪姓祖公棚对联。此联记述了洪秀全的祖先由嘉应州徙居花县官禄布村的艰苦历程)。

事可对人语;心常如水平(南宋诗人洪咨夔自撰联)。三洪名满天下(宋朝名医洪适、洪遵、洪迈,先后中词科,由“三洪”名满天下);一军功安社稷(宋朝卫州知府洪梦炎,宝庆进士,高沙兵变时,他开自新之路,使一军得以平安)。天帝次子声威远(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自称天帝次子);共工水神源脉长(洪姓始祖共工有水德,被奉为神明)。兄弟俱才争比谢家之四(宋朝洪适兄弟三人的事典);父子皆宜竟夸宁海之三(宋朝政和进士洪皓及其子洪适高中词科的事典)。九重早见长杨赋;一世先传短李诗(清朝学者兼文学家洪亮吉书赠联)。六桂家声(指洪、江、翁、方、龚、汪六姓氏联缘);敦煌世泽(指共普避祸去敦煌后改名为洪普)。才称四子(指北宋洪朋、洪刍、洪炎、洪羽四兄弟);书列三奇(指书法出奇的洪觉范)。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洪姓后裔分布于豫、鲁、冀、京、津等地。

平山郡:就是中山郡,请时期称巨鹿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洪氏的中山郡指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国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因此称平山郡,为中山国所占,又称中山郡。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中山国为赵国所灭,平山郡归属赵国。秦始皇灭赵国后,平山郡被并归于巨鹿郡。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穆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炖成堂:敦煌堂的分支堂号。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崇星堂:台湾省彰化县芬园乡洪氏自立堂号。

醉经堂: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自立堂号。

一、hó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山西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回、鲜、苗、傣、黎、白、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将其归“以(夏商以前)国为氏”之列。此之共国,当在今甘肃泾川北。即《姓谱》所云:“文王侵阮徂共,子孙以国为氏”之“共”,后改为“洪”。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於左。”

3、为弘氏所改,郑樵云:“豫章弘氏(按: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弘’《姓氏考略》引作‘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总论·同名异实》)。又云:“豫章有弘氏,因避宋朝讳,亦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夏商以前国》)又,“曲阿(即今江苏丹阳)弘氏,亦避讳改姓洪。”(《姓氏考略》)(4)为宏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宋有洪文抚,本姓宏氏,避宣祖讳,改为洪氏。”

5、清代高丽族姓氏。散处南大门、易州、开城府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6、为清代满族姓洪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7、蒙古族之“洪”姓,或为弘吉剌氏、弘吉里氏所改。本部名,以部为姓,后改单姓“洪”,盖取其首音谐“洪”而得。

8、裕固族之洪姓,则由克孜勒氏所改。“克孜勒”,汉意为红色,本为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或以其汉意“红”之语音谐“洪”而为单姓。

二、

洪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6%,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

洪姓起源:

1、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改姓洪。

2、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见《路史》。

3、以国为氏。或即洪洞,系周时扬侯国,春秋时晋扬氏邑,汉置扬县,北齐时为洪洞镇,今山西洪洞城北六里有洪洞故城。

4、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

5、曲阿弘氏,亦避讳改为洪氏。

6、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朝鲜族姓。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为洪氏。满族姓。

8、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

9、蒙古、壮、土家、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姓名人:

洪矩,三国时宣城人,庐江太守。

郡望:敦煌、宣城、豫章。

历史名人

洪姓古代名人

洪觉范宋朝,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洪兴祖: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南宋(公元1117~1184年),鄱阳人,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洪皓南宋(公元1088-1155年),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55年,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人称“洪佛子”。著有《松漠纪闻》、《鄱阳集》、《帝王通要》、《金国文具录》、《姓氏指南》等传世。

洪迈南宋(1123—1202年),鄱阳人洪皓第三子,字景卢,号野处,与其兄洪适、洪遵并称“三洪”。洪迈自幼读书勤奋,精通四书五经,广猎稗官野史、道释经籍、医卜星算。他读书也抄书,他研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时,曾三次抄完了全书。洪迈23岁时高中博学词科,当过地方官,当过京官,曾出使金国,最后官至端明殿大学士,是一位为政清廉的官吏。洪迈一生著作有40多种,著有《夷坚志》、《容斋随笔》、《万首唐人绝句》、《野处类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容斋随笔》,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具有资政、资治作用,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此书十分珍爱,每日必读,临终时此书还摆在他的案头。

洪遵南宋(1120—1174),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字景严。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赐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卒谥文安,是著名的钱币学家,对医学也有研究。

洪亮吉清朝(1746-1809年),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熙官清朝,著名武术家,籍贯广东省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传说,洪熙官活到九十三岁,在毫无防备之下,给一名少女以凤眼拳暗算至死。除精拳脚外,复擅少林棍法。

洪承畴明末(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于贰臣甲等列入《清史·贰臣传》。,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应明明朝,作家。

洪旭明末,明郑大将。

洪升清朝,作家。

洪国荣洪万衡之五代孙,朝鲜正祖时期人物。

熙嫔洪氏洪景舟的女儿,朝鲜中宗后宫嬪御

洪虎中国政治人物。

洪天贵福太平天国君主。

洪腾云清朝,商人。

洪纪清朝,政治人物。

洪仁玕太平天国政治人物。

洪毓琛清朝,政治人物。

洪吉童朝鲜歷史人物。

洪光迪越南歷史人物,明乡人。

洪姓近代名人

洪秀全(1814.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洪秀全之妹,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她还直接策划谋杀了东王杨秀清。她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洪学智(1913.2.2—2006.11.2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

洪深(1894-1955),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学名洪达,号伯骏,号浅哉,字潜斋,曾用笔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江苏武进人。1894年12月31日生于官宦世家,1955年8月29日卒于北京。他从中国话剧和电影的草创时期开始,就进行了编剧、导演、表演等全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洪丝丝福建金门人。东京日本大学肄业。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南洋。曾任印度尼西亚《新中华报》总编辑马亚亚《光华日报》、《现代周刊》总编辑,新加坡《南侨日报》经理兼社论委员会主席。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回国。历任国家侨委委员兼华侨图书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新闻社理事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全国侨联第一届常委兼副秘书长,全国侨联第二、三届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是第一、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异乡奇遇》等。

洪灵菲(1901~1933),现代作家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广东潮州人。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开始从事体力劳动,后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的通缉,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邻国。曾参与出版《我们月刊》。1930,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同年被秘密暗杀。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线》等。

洪怡(1908—1976),别名静容,浙江昌化人,北京画院画师。花鸟画家。解放前曾在京华美专及华北学院工笔画系任教。一九五八年除专职创作外,兼任中央民族学院工笔花鸟课。

洪朝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工作。发现半导体锗单晶中低温电导与霍尔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作为建立具有液氢和液氦条件低温研究室创始人,致力于推动中国低温工程与应用超导的研究、教学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担任物理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主任,清华、北大、科大物理教授,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获科学大会奖和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

洪式闾(1894-1955),乳名锦湖字百容。浙江乐清人。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奠基人,寄生虫病研究机构的创始者。

洪诚安徽青阳人。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系黄侃门徒。对《尔雅》三《,礼》极其熟悉。曾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教员、中央大学讲师、安徽大学副教授。建国后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训诂学和汉语史。著有《训诂学》,编有《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等。

洪谦(1909.10.21—1992.2.27),又名洪潜号瘦石,谱名宝瑜,祖籍安徽歙县。,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是维也纳学派唯一的中国成员。1948年后,历任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被维也纳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郡望

平山郡:就是中山郡,请时期称巨鹿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洪氏的中山郡指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国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因此称平山郡,为中山国所占,又称中山郡。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中山国为赵国所灭,平山郡归属赵国。秦始皇灭赵国后,平山郡被并归于巨鹿郡。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穆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炖成堂:敦煌堂的分支堂号。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崇星堂:台湾省彰化县芬园乡洪氏自立堂号。

醉经堂: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自立堂号。

一、hó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山西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回、鲜、苗、傣、黎、白、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将其归“以(夏商以前)国为氏”之列。此之共国,当在今甘肃泾川北。即《姓谱》所云:“文王侵阮徂共,子孙以国为氏”之“共”,后改为“洪”。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於左。”

3、为弘氏所改,郑樵云:“豫章弘氏(按: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弘’《姓氏考略》引作‘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总论·同名异实》)。又云:“豫章有弘氏,因避宋朝讳,亦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夏商以前国》)又,“曲阿(即今江苏丹阳)弘氏,亦避讳改姓洪。”(《姓氏考略》)(4)为宏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宋有洪文抚,本姓宏氏,避宣祖讳,改为洪氏。”

5、清代高丽族姓氏。散处南大门、易州、开城府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6、为清代满族姓洪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7、蒙古族之“洪”姓,或为弘吉剌氏、弘吉里氏所改。本部名,以部为姓,后改单姓“洪”,盖取其首音谐“洪”而得。

8、裕固族之洪姓,则由克孜勒氏所改。“克孜勒”,汉意为红色,本为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或以其汉意“红”之语音谐“洪”而为单姓。

二、

洪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6%,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

洪姓起源:

1、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改姓洪。

2、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见《路史》。

3、以国为氏。或即洪洞,系周时扬侯国,春秋时晋扬氏邑,汉置扬县,北齐时为洪洞镇,今山西洪洞城北六里有洪洞故城。

4、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

5、曲阿弘氏,亦避讳改为洪氏。

6、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朝鲜族姓。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为洪氏。满族姓。

8、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

9、蒙古、壮、土家、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姓名人:

洪矩,三国时宣城人,庐江太守。

郡望:敦煌、宣城、豫章。

姓氏源流

一、hó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山西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回、鲜、苗、傣、黎、白、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将其归“以(夏商以前)国为氏”之列。此之共国,当在今甘肃泾川北。即《姓谱》所云:“文王侵阮徂共,子孙以国为氏”之“共”,后改为“洪”。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於左。”

3、为弘氏所改,郑樵云:“豫章弘氏(按: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弘’《姓氏考略》引作‘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总论·同名异实》)。又云:“豫章有弘氏,因避宋朝讳,亦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夏商以前国》)又,“曲阿(即今江苏丹阳)弘氏,亦避讳改姓洪。”(《姓氏考略》)(4)为宏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宋有洪文抚,本姓宏氏,避宣祖讳,改为洪氏。”

5、清代高丽族姓氏。散处南大门、易州、开城府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6、为清代满族姓洪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7、蒙古族之“洪”姓,或为弘吉剌氏、弘吉里氏所改。本部名,以部为姓,后改单姓“洪”,盖取其首音谐“洪”而得。

8、裕固族之洪姓,则由克孜勒氏所改。“克孜勒”,汉意为红色,本为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或以其汉意“红”之语音谐“洪”而为单姓。

二、

洪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6%,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

洪姓起源:

1、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改姓洪。

2、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见《路史》。

3、以国为氏。或即洪洞,系周时扬侯国,春秋时晋扬氏邑,汉置扬县,北齐时为洪洞镇,今山西洪洞城北六里有洪洞故城。

4、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

5、曲阿弘氏,亦避讳改为洪氏。

6、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朝鲜族姓。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为洪氏。满族姓。

8、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

9、蒙古、壮、土家、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姓名人:

洪矩,三国时宣城人,庐江太守。

郡望:敦煌、宣城、豫章。

堂号

平山郡:就是中山郡,请时期称巨鹿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洪氏的中山郡指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国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因此称平山郡,为中山国所占,又称中山郡。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中山国为赵国所灭,平山郡归属赵国。秦始皇灭赵国后,平山郡被并归于巨鹿郡。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穆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炖成堂:敦煌堂的分支堂号。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崇星堂:台湾省彰化县芬园乡洪氏自立堂号。

醉经堂: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自立堂号。

一、hó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山西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回、鲜、苗、傣、黎、白、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将其归“以(夏商以前)国为氏”之列。此之共国,当在今甘肃泾川北。即《姓谱》所云:“文王侵阮徂共,子孙以国为氏”之“共”,后改为“洪”。

2、《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於左。”

3、为弘氏所改,郑樵云:“豫章弘氏(按: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弘’《姓氏考略》引作‘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总论·同名异实》)。又云:“豫章有弘氏,因避宋朝讳,亦改为洪。”(《郑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夏商以前国》)又,“曲阿(即今江苏丹阳)弘氏,亦避讳改姓洪。”(《姓氏考略》)(4)为宏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宋有洪文抚,本姓宏氏,避宣祖讳,改为洪氏。”

5、清代高丽族姓氏。散处南大门、易州、开城府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6、为清代满族姓洪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7、蒙古族之“洪”姓,或为弘吉剌氏、弘吉里氏所改。本部名,以部为姓,后改单姓“洪”,盖取其首音谐“洪”而得。

8、裕固族之洪姓,则由克孜勒氏所改。“克孜勒”,汉意为红色,本为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或以其汉意“红”之语音谐“洪”而为单姓。

二、

洪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6%,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

洪姓起源:

1、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改姓洪。

2、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见《路史》。

3、以国为氏。或即洪洞,系周时扬侯国,春秋时晋扬氏邑,汉置扬县,北齐时为洪洞镇,今山西洪洞城北六里有洪洞故城。

4、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

5、曲阿弘氏,亦避讳改为洪氏。

6、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朝鲜族姓。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为洪氏。满族姓。

8、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

9、蒙古、壮、土家、苗、黎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姓名人:

洪矩,三国时宣城人,庐江太守。

郡望:敦煌、宣城、豫章。